羔裘译文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穿着柔软光泽的羔羊皮袄,为人忠信正直又美好。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他是这样一个人啊,舍弃生命也不改变节操。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穿着豹皮装饰袖口的羔皮袄,高大有力为人豪。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他是这样一个人啊,国家的司直能够主持正义。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羔羊皮袄既光洁又鲜艳,三道豹皮装饰得真漂亮。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他是这样一个人啊,称得上是国家的贤能俊才。
羔裘赏析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时穿的官服。《诗经》中通过描写羔裘来刻画官员形象的诗有好几首,如《召南·羔羊》《唐风·羔裘》《桧风·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样。
《郑风·羔裘》这首诗,起笔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体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鲜艳漂亮。然后才赞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内在美,写外在美的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仔细形容...
羔裘作品信息
羔裘创作背景
关于《郑风·羔裘》这首诗的主旨背景,主要有两种说法:《毛诗序》说:“《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风其朝焉。”意思是赞古喻今,以赞美古代君子来讽喻当时的官员;朱熹《诗集传》认为是郑人“美其大夫之辞”,即赞扬郑国名臣子皮、子产的。对于这两种意见,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
清代朱鹤龄、陈启源等人都认为此诗是讽刺现实之作。理由大致说来主要有两条:一、在《诗经》中凡称到“彼其之子”的诗,都是讽刺诗,如《王风·扬之水》《魏风·汾沮洳》《唐风·椒聊》《曹风·候人》等,因此,《郑风·羔裘》也不例外;二、《诗经》中所收的诗止于陈灵公时代,而子皮、子产等人生活的时代比陈灵公时代要晚五、六十年。再说,在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郑六卿饯韩宣子时,子产曾赋《郑风·羔裘》,如果说这是一首人家赞美他的诗,他不可能在客人面前用这首诗来夸耀自己。
羔裘作品简介
《国风·郑风·羔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讽刺现实之作,一说是赞美正直官吏之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诗人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