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灯檠歌译文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
长长的檠架长达八尺,但也徒自没用,短的灯架虽然只有二尺长,却又方便又明亮。
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黄色的窗帘、绿色的帷幕、朱红的大门,夜晚到来时都已关闭,秋风冷露进人堂屋,带来阵阵凉气。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
少妇为远方的丈夫制衣,泪眼昏暗,不断地用玉簪挑亮灯芯并靠近床前。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她的丈夫是在太学里读书的儒生,二十岁就离开家乡东鲁到京城来应试。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每天读书到深夜,用很小的字来撰写文章,两只眼睛累得昏花,头顶上也是白发丛生。
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
那时候他也举着二尺的灯檠在案前,一直看书到天亮也不睡觉。
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
一旦功名富贵到手,他就恣情享乐,家中长檠高高地架着,照亮了满身珠翠的美人。
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令人感叹的是人间的事情无不如此,请你看看那丢弃在墙角的短灯檠吧!
短灯檠歌赏析
这首诗写太学儒生短灯(小灯)夜间苦读情态,诗大约有太学生读书生活的实况作依据,形象历历可见。韩愈对自已的学生,一方面是热情关怀,另一方面是深切勉励,谆谆教诲,有如自己便是一盏“此时提携当案前”为太学儒生燃烧照明的“短灯檠”。
诗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八尺长檠”(豪华高灯)与二尺短檠”(太学生所用小灯)的对比,诗首尾俱咏此。开首就道“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
短灯檠歌作品信息
短灯檠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是元和七年(812) 春,时韩愈由江陵入京,担任任国子博士,诗人依据太学儒生夜间短灯苦读的实况为依据,为太学儒生“东鲁客”写下了这首诗。
短灯檠歌作品简介
《短灯檠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首句先写长檠,以宾写主,以长檠无用托短檠有用;接四句逐步深入,写短檠可以近床裁衣,寄远怀人;又接六句,写短檠可以提置案前,攻书习文,射策取第;最后以长檠高张,短檠被弃为慨,惊叹世态炎凉。此诗全用比兴,构思巧妙,结制缜密;是立意好,兴趣深,写法奇,一脉贯通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