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68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更新时间: 2025-05-16 22:13:07 〔唐〕李白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31184.html以上内容就是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古诗全文,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白;您也可以点击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译文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蓝山耸天而立如同一道墙壁,突兀而出像鲸鱼额头。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如奔如蹙横在澄彻的深潭之前,其势吞没落星之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溪沙带着秋月的明辉,潭水摇荡光映寒山翠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如此佳境真应缓棹慢行,如此清辉光彩真能留客脚步。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遗憾的是您不能来此欢游,使我心中又惊又忧。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我所期望的是您我共同在此占卜选址,盖筑茅屋炼长生不老之药。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赏析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运用铺叙的方法,描绘一幅蓝岑危崖高耸、突兀如鲸鱼额的壮阔山河风景图。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以比喻修辞手法来形容蓝山悬崖怪石在落星潭里的倒影如猛兽扑向潭下,要把落星潭一口吞下去。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描写活泼滩下的白沙与秋月相映衬,月光和滩水分外明亮。上句“带”与下句“摇”相互映衬。

“佳境宜缓棹,清辉...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创作背景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岁。《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是李白游泾县蓝山所作,大约作于安禄山反叛之前。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作品简介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首四句似写蓝山风景之奇特:蓝岑危崖高耸、突兀如鲸鱼额、怪石势吞落星潭。实喻幽州形势之危急,为下文劝告友人作铺垫。次四句似是留客之雅俗共赏,实则促友人醒悟隐退之意。末四句劝告友人趁此脱身,归隐林下。“惊惕”既有魂惊魄惕之意,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势之下,渴望友人何判官能与他一起隐居蓝山,实则炼丹学道,暗则明哲保身。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