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74

过申州作

更新时间: 2025-05-17 07:34:23 〔唐〕戴叔伦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31188.html以上内容就是过申州作古诗全文,过申州作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戴叔伦;您也可以点击过申州作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过申州作译文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曾经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争,实际上每当有战事发生,又有几个人能够免除刀兵之灾呢?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这一带的局势才刚刚开始安定下来,孩子们还未成年便已失去了亲人。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冷风吹过,参天的古木在颤抖,荒凉的野火将残破的营帐也点燃了。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茫茫原野,一望千里,除却青山绿水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过申州作赏析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两句,落笔便运用数字之对比来展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万人”卷入战乱,刀兵饮血,骨肉相残,其伤亡之重可想而知。在申州这片几经血洗的土地上,黎民百姓更是生灵涂炭,几乎没有人家能幸免于刀兵之苦。诗歌从广阔的画面上揭示了战乱的残酷和祸国殃民的本质。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使用近推特写式的镜头来摄取申州新战场的残迹。战乱...

过申州作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过申州作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前后,湖南、江西等地发生动乱,宣州部将康全泰也起兵作乱,淮南节度使崔铉奉命出兵讨伐。申州一带屡次发生战争,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方干的《过申州作》这首诗就是诗人于战乱后路经申州时所作。

过申州作作品简介

《过申州作》此诗开头两句描述战乱对百姓生命的摧残;中间四句分别从村居、郊野来写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最后两句以寥廓的画面引导读者思考战乱的不义,激发人们对战乱罪魁的谴责之情。全诗用词斟酌,语句精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灵涂炭、人民遭劫的深切同情。

过申州作作者简介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的诗词

  • 过申州作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 夜坐闻雪寄所知

    初宵飞霰急,竹树洒乾轻。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 倒次元韵

    南陌来寻伴,东城去卜邻。生憎无赖客,死忆有情人。似束腰支细,如描发彩匀。黄鹂裁帽贵,紫燕刻钗珍。身近从淄右,家元接观津。雨台谁属楚...

  •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入声

    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手披丹台文,脚著赤玉舄。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

  • 夕发邠宁寄从弟

    半酣走马别,别后锁边城。日落月未上,鸟栖人独行。方驰故国恋,复怆长年情。入夜不能息,何当闲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