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申州作译文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曾经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争,实际上每当有战事发生,又有几个人能够免除刀兵之灾呢?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这一带的局势才刚刚开始安定下来,孩子们还未成年便已失去了亲人。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冷风吹过,参天的古木在颤抖,荒凉的野火将残破的营帐也点燃了。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茫茫原野,一望千里,除却青山绿水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过申州作赏析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两句,落笔便运用数字之对比来展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万人”卷入战乱,刀兵饮血,骨肉相残,其伤亡之重可想而知。在申州这片几经血洗的土地上,黎民百姓更是生灵涂炭,几乎没有人家能幸免于刀兵之苦。诗歌从广阔的画面上揭示了战乱的残酷和祸国殃民的本质。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使用近推特写式的镜头来摄取申州新战场的残迹。战乱...
过申州作作品信息
过申州作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前后,湖南、江西等地发生动乱,宣州部将康全泰也起兵作乱,淮南节度使崔铉奉命出兵讨伐。申州一带屡次发生战争,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方干的《过申州作》这首诗就是诗人于战乱后路经申州时所作。
过申州作作品简介
《过申州作》此诗开头两句描述战乱对百姓生命的摧残;中间四句分别从村居、郊野来写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最后两句以寥廓的画面引导读者思考战乱的不义,激发人们对战乱罪魁的谴责之情。全诗用词斟酌,语句精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灵涂炭、人民遭劫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