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当前位置:首页 > 五代 > 141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更新时间: 2025-04-27 12:49:10 〔五代〕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http://www.ixingtai.com.cn/wudai/12548.html以上内容就是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古诗全文,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出自年代五代,作者是李煜;您也可以点击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译文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们训练有素而又轻盈的莲步,是不会把那些铺设在地上的红色锦缎弄皱的。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那是一位漂亮美丽的舞者,还在酣舞不止,脚步都有些不稳了,那发髻的金钗儿都倾斜着,还在来回摆动。怪不得她有点脚步不稳,一定昨夜喝了太多的酒,这会儿酒劲儿还没过呢。她时不时拈起花儿来嗅嗅,是为了想让花的香味使自己清醒一下,她那卧鱼嗅花的身段,真美。跟贵妃娘娘醉酒时是一样的,你看,她还在静听其他宫殿里隐隐约约传来的箫鼓奏乐的声音。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赏析

此词是南唐后主李煜在江南盛时对其宫中歌舞升平景况的描写。反映了李煜早期的宫廷生活。

词的上阕,是帝王奢华生活和耽于享乐的真实写照。

起言红日已高,金炉添否,是歌舞时外部环境的描写。全然是一副官贵闲人的作派。陈善《扪虱新语·卷七》:「帝王文章。自有一般富贵气象。」此不虚言。据史书记载后主宫中非常官丽堂皇。如《五国故事》中说李煜:「尝于宫中以销金罗...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开宝八年(975)之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李煜前期,身为南唐国主,生活奢华,沉醉于歌伎舞乐,放荡不羁,尝题石壁自称是“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十国春秋》卷一七引《诗话类编》)。他不仅是喜爱歌舞乐艺,又通音律,善填词,而且兴之所至,也起舞弄影,以尽欢娱。在这个时期,他的词作多以酒宴歌舞为描写对象,这首词就是其中的代表。词中所写的时间,是夜以继日地酣歌曼舞的第二天。主人公是后主李煜及其宫人们。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作品简介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作品,词中主要描写宫中声色豪奢、风情旖旎的奢华的生活场景。白天里举行的一场宫廷舞会,细致地刻画宫廷舞台富丽堂皇的布置,生动地写舞女们轻盈灵动的舞步和妩媚婉转的姿态。表现词人的得意心情,而客观效果却赤裸裸地暴露了南唐小朝庭的腐朽没落。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作者简介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猜你喜欢的诗词

  •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 北使还京作

    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廷不为家。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

  • 喜迁莺·雾蒙蒙

    雾蒙蒙,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 甘州子·红炉深夜醉调笙

    红炉深夜醉调笙,敲拍处,玉纤轻。小屏古画岸低平,烟月满闲庭。山枕上,灯背脸波横。...

  • 落叶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