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当前位置:首页 > 魏晋 > 140

思旧赋

更新时间: 2025-04-26 04:47:49 〔魏晋〕向秀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http://www.ixingtai.com.cn/weijin/7479.html以上内容就是思旧赋古诗全文,思旧赋出自年代魏晋,作者是向秀;您也可以点击思旧赋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思旧赋译文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奉命前往遥远的上京,又回身向北而去。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泛舟渡过黄河,路过昔日在山阳的故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举目看到萧条的旷野,在城脚下停下我的车舆。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重履二人留下的遗迹,经过深巷中的空屋。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感叹《黍离》的歌声深切地哀悯西周的宗庙,悲伤《麦秀》的调子飘荡在殷朝的废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因为抚摸到古老的哀愁而怀念故去的人,我的心徘徊而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梁栋屋宇都历历存在而没有丝毫损毁,故人的形容和精神已远逝不知所去。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当年李斯受罪被杀,为着不能再牵黄犬出上蔡门打猎而恋恋不舍,叹息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我哀悼嵇生将要永辞世间的最后一刻,回顾日影再一次弹响鸣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人生的缘分遭际聊寄于瞬间的领悟遇合,剩下的美好生命托付给哪怕只有一寸的光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我听到笛子的声音爽朗慷慨,仿佛嵇生绝世的清音得以重临。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我的车驾将重新起程,于是执笔写下此刻的心情。

思旧赋赏析

序文交代了写作缘起。首先作者说明自己与嵇康、吕安的关系——“居止接近”,此语轻描淡写,但极有分寸。他与嵇康同为竹林中人,又与二人有着锻铁、灌园的难忘经历,其关系岂止“居止接近”,显然欲说而不能。接着概括了各自的个性,暗示了“见法”的原因。然而,好友嵇康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还是临刑前“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的凛然之气。今经其故居,不由得又想起,而此时正是日薄西...

思旧赋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
  • 创作年代魏晋时期

思旧赋创作背景

《思旧赋》此文的序言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缘由。思旧指的就是作者向秀思念自己的好友嵇康和吕安。三人本来志同道合,向秀帮嵇康打过铁,与吕安一起种过菜,都是当时的名士,向秀、嵇康还是“竹林七贤”中人,但后来的处境际遇却不同。魏晋之际,司马氏为了篡夺政权,对那些不和他们合作的士人采取了威逼利诱和恐怖屠杀的手段。后来嵇康、吕安二人因为不满司马氏的残暴黑暗统治,不与司马氏合作,不肯出来做官,遭受政治迫害而死。向秀畏祸,不得已参加州郡征召选举,从洛阳归途中路过嵇康旧居,伤怀旧友,写下此赋。

思旧赋作品简介

《思旧赋》是魏晋时期文学家向秀创作的一篇赋。这篇赋是作者为追思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作者以“旷野之萧条”、“旧居”、“空庐”之景,寄托着物是人非的悲凉;以引《黍离》、《麦秀》之诗,李斯受刑之事,隐约暗示朝代更迭带来的不公、不幸的遭遇。此文抚今追昔,忧从中来,痛惜之情,溢于言表。但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不便畅言,有言未尽之感。

思旧赋作者简介

向秀

向秀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猜你喜欢的诗词

  • 思旧赋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

    向秀魏晋
  • 读山海经·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陶渊明魏晋
  • 读山海经·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陶渊明魏晋
  • 奉橘帖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王羲之魏晋
  • 杂诗·秋风何冽冽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

    左思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