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当前位置:首页 > 魏晋 > 141

金谷诗序

更新时间: 2025-04-27 16:17:59 〔魏晋〕石崇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http://www.ixingtai.com.cn/weijin/4449.html以上内容就是金谷诗序古诗全文,金谷诗序出自年代魏晋,作者是石崇;您也可以点击金谷诗序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金谷诗序译文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我在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外任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另一处住所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那里有的地方高峻,有的地方低下,有涌流的清泉,茂密的树林,还有各种果树、竹子、松柏、草药之类,没有不齐备的。又有加工粮食的水碓,养鱼池,土窟等,那些作为赏心悦目的东西也都具备了。

金谷诗序赏析

赏析等待更新...

金谷诗序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金谷诗序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等待更新...

金谷诗序作品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曾有“南兰亭,北金谷”之说。随之而来的文学经典,便是《兰亭集序》与《金谷诗序》。然而,这两者间的互为因果关系,倒是十分耐人品味的。

自然,“金谷”名在先,“兰亭”声于后。西晋巨富石崇(字季伦)在洛阳郊外建造别墅,这是一座非常豪华的私家园林即“金谷园”。石崇的“穷奢极欲”与金谷园的“冠绝时辈”,在历史上都有记述的。

元康六年,石崇在金谷园举行盛宴,邀集苏绍、潘岳等三十位名士,以为文酒之会。其时盛况可从石崇《思归引》中窥见一斑:“登云阁,列姬姜,拊丝竹,叩宫商,宴华池,酌玉觞”。事后,石崇留下轰动一时的《金谷诗序》,此文存于《世说新语·品藻》。

五十年后的永和九年,书圣王羲之邀集文人雅士四十二人,在绍兴兰亭“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南北对峙的文酒之会自是截然不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石崇的《金谷诗序》恰成为鲜明的对比。作为清流的王羲之,与号为巨富的石崇,进行了一场颇为精彩的历史较量,或曰一次后人向前辈的勇敢挑战。

据《世说新语·企羡》载:“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已故石崇,甚有欣色。”对照两文,虽有某些相似的笔法,但其境界显然后来居上,“欣色”正是书圣的心声。王羲之不仅欣喜兰亭能踵金谷的遗踪,而且《兰亭集序》亦能比美《金谷诗序》。为此,苏东坡《东坡题跋,右军斫脍图》评论云:“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逸少闻之甚喜。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也;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

金谷诗序作者简介

石崇

石崇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猜你喜欢的诗词

  • 金谷诗序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

    石崇魏晋
  • 燕歌行·其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曹丕魏晋
  •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

    陶渊明魏晋
  • 与王胡之诗·其一

    鲜冰玉凝,遇阳则消。素雪珠丽,洁不崇朝。膏以朗煎,兰由芳凋。哲人悟之,和任不摽。外不寄傲,内润琼瑶。如彼潜鸿,拂羽雪霄。...

    谢安魏晋
  • 出妇赋

    念在昔之恩好,似比翼之相亲。惟方今之疏绝,若惊风之吹尘。夫色衰而爱绝,信古今其有之。伤茕独之无恃,恨胤嗣之不滋。甘没身而同穴,终百...

    曹丕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