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29

夏夜叹

更新时间: 2025-04-28 21:38:24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5577.html以上内容就是夏夜叹古诗全文,夏夜叹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杜甫;您也可以点击夏夜叹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夏夜叹译文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漫长的白昼难以日暮,暑热熏蒸得我心如汤煮。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如何才能唤来万里长风,飘飘然吹起我的衣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夜色空明能见到细微之物,昆虫也在振翅飞翔。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于是我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怎样才能使他们能够洗洗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无可奈何地互相观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喧呼声响遍四面八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青紫官服虽然加在他们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华州城北吹响了悲凉的胡笳,鹳鹤哀号着四处飞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时逢乱世,再加上天热烦躁身体疲惫,我不禁热切地将太平时世盼想。

夏夜叹赏析

《夏夜叹》一诗从内容上看可分四段,开头一段四句,中间两段各八句,结尾一段四句。

开头四句写诗人日暮思风。诗人感叹白日漫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夜晚。酷暑难耐,使诗人的心情烦躁。他希望能够唤来万里长风,疏解夏日的燥热。“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是对酷暑的控诉;“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是对清凉的期盼。这四句的日暮思风引起下面八句的夜景。

“昊天出...

夏夜叹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夏夜叹创作背景

《夏夜叹》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当时杜甫在华州。那一年,关中大旱,造成严重灾荒,灾民到处逃荒,流离失所。杜甫从长安回到华州以后,仍然时时忧虑动荡的局势和苦难的人民,但似乎已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失去了信心,因作此诗以抒怀。

夏夜叹作品简介

《夏夜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在夏夜纳凉时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作者对动荡的局势和苦难的人民的关切之情。全诗描写夏夜景色生动细致,体物精细,音调铿锵。

夏夜叹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的诗词

  • 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

  • 江南春怀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 吴门送振武李从事

    晚促离筵醉玉缸,伊州一曲泪双双。欲携刀笔从新幕,更宿烟霞别旧窗。胡马近秋侵紫塞,吴帆乘月下清江。嫖姚若许传书檄,坐筑三城看受降。...

  •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

  • 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