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39

赠孟浩然

更新时间: 2025-04-27 01:08:50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3926.html以上内容就是赠孟浩然古诗全文,赠孟浩然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白;您也可以点击赠孟浩然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赠孟浩然译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赠孟浩然赏析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

赠孟浩然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赠孟浩然创作背景

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公元727年~公元736年),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郁贤皓认为,此诗当为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过襄阳重晤孟浩然时所作,其时孟浩然已届暮年。

赠孟浩然作品简介

《赠孟浩然》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湖北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全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仰止。

赠孟浩然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的诗词

  •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七言·神仙暮入黄金阙

    神仙暮入黄金阙,将相门关白玉京。可是洞中无好景,为怜天下有众生。心琴际会闲随鹤,匣剑时磨待断鲸。进退两楹俱未应,凭君与我指前程。...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

  • 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 泛若耶溪

    结庐若耶里,左右若耶水。无日不钓鱼,有时向城市。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每得樵风便,往来殊不难。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短褐衣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