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59

登鹿门山

更新时间: 2025-05-23 08:25:06 〔唐〕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牀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37369.html以上内容就是登鹿门山古诗全文,登鹿门山出自年代唐,作者是孟浩然;您也可以点击登鹿门山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登鹿门山译文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清晨怀着兴致出门来,小船渡过汉江绕岘山。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沙洲的水鸟近看才可识别,水边的树木远望不能分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船行款款来到鹿门山,阳光明亮使山岚浅淡。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岩石间的潭水曲曲弯弯,行船到此每每迂回绕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听说庞德公曾到这里,入山采药一去未回还。

金涧饵芝朮,石牀卧苔藓。

山涧中适宜生长灵芝白术,石床上滋满了厚厚的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深深感念这位襄阳老人,系住缆绳举足向上登攀。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隐居的遗迹至今犹可寻觅,超俗的风格已经远离人间。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相伴的白云不知何时飘去,栽下的丹桂空自妖娇美艳。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寻迹怀古兴味犹未尽,划船归来夕阳落西山。

登鹿门山赏析

这首诗开始四句写清晓出发途中所见景物,首二句点明出发时间及方向,“乘流”表明乃由襄阳方面顺流而下。“沙禽”二句写出清晓望中物象,由近及远的是一片清晓的自然景色。“浦”就是自河南南流的白河,在樊城东流入汉水之处,地近鹿门山。“渐到鹿门山”四句,写鹿门山近处山水形色,光辉曲折,颇具胜概。由境地之清幽,可以想见隐居其地昔人之高尚。

“昔闻庞德公”以下至终篇...

登鹿门山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登鹿门山创作背景

鹿门山在今湖北襄樊东之汉水北岸,东汉末高士庞德曾于此隐居,孟浩然晚年亦隐居于此。这首诗是孟浩然早年未隐居鹿门山时所写的诗。是为记录往游鹿门山之经历,表达对隐居此地前贤之向慕心情而作。

登鹿门山作品简介

《登鹿门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先写乘船赴鹿门山沿途所见,再写登山后遥想庞德公当年的行踪,缅怀他的高风亮节,表现了诗人早年对故乡前辈隐士高人的钦羡之情;全篇从清晨写到日暮,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游程的转换而变化。诗人运笔洒脱自然,或骈或散,状山水景色生动逼真,传达出一种宁静淡远的韵致。

登鹿门山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的诗词

  • 登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

  • 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

    升阳暧春物,置酒临芳席。高宴阙英僚,众宾寡欢怿。是时尚多垒,板筑兴颓壁。羁旅念越疆,领徒方祗役。如何嘉会日,当子忧勤夕。西郊郁已茂...

  • 哭刘司户二首·其二

    有美扶皇运,无谁荐直言。已为秦逐客,复作楚冤魂。湓浦应分派,荆江有会源。并将添恨泪,一洒问乾坤。...

  •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汾阴备冬礼,长乐应和风。赐庆垂天泽,流欢旧渚宫。楼台生海上,箫鼓出天中。雾晓筵初接,宵长曲未终。雨随青幕合...

  • 崔明府宅夜观妓

    白日既云暮,朱颜亦已酡。画堂初点烛,金幌半垂罗。长袖平阳曲,新声子夜歌。从来惯留客,兹夕为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