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60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

更新时间: 2025-05-21 04:27:45 〔唐〕温庭筠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潇潇。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37308.html以上内容就是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古诗全文,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温庭筠;您也可以点击河渎神·孤庙对寒潮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译文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潇潇。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伫立在破败的孤庙前,迎着江上阵阵风涛寒,看西陵峡上,风萧萧,雨漫漫。风雨中,弥漫着她思归的呼唤,飘洒着倚桨的她涕泪点点。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傍晚时听杜鹃声声,声声唱不尽思归的愁怨。风传递山里早梅的香气,把春的信息送到山城边。回忆欢情时更觉心苦,游魂何时把家还?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作。上片开头二句,意境阔远,富有气势,为情人离别创造出浓郁氛围:西陵孤庙、风雨潇潇、寒流无尽,中间着一“对”字,言其地别无他物,显示出环境空旷、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种愁苦孤寂的气氛。“谢娘”二句具体刻画女子倚舟怀人,泪流千条,极显其凄怆伤痛之情。

过片二句写主人公所闻、所见、所感:所闻为杜鹃思归之鸣,愈增离人日暮愁思;所见早梅已放,...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为初春时期温庭筠在西陵与情人离别之作,可能作于会昌二年(842)初春词人自吴中赴越中途中。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作品简介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写离别相思之情。上片从描写别时环境入手,刻画女主人公倚舟怀人的凄怆伤痛之情;下片换头写女子所闻所见所感,结尾直接抒写离别之苦。全词由景入情,通过对特定景物的描写,以景衬情,情景交融,韵味深远。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作者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