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48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更新时间: 2025-05-26 06:56:40 〔唐〕李贺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乾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31377.html以上内容就是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古诗全文,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贺;您也可以点击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译文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端州石工的手艺真是灵巧如神,磨刀采石山顶上,犹如脚踏青天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砚台削磨均匀,注上水,像满含的嘴唇,砚台里花纹隐现仿佛苌弘的碧血印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纱帐中白天暖融融,磨动的墨花添春意,轻盈的墨泡和漂动的墨沫散发出松麝的芬芳。

乾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墨汁干润浓淡,墨脚都均匀稳定,小小砚台里的墨汁像秋空般光洁,没半点浊浑。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用笔尖蘸着墨花,发出细微、清新之声,那又大又粗的孔砚有什么值得称颂!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赏析

此诗一开头,就把赞辞献给青花紫石砚的采制者端州石工,称他们“巧”技赛过“神”功。“巧”、“神”这等字眼,用在这里,却力透纸背。

接着,用神奇的彩笔描绘采石工人的劳动。唐代开采端砚石的“砚坑”,只有西江羚羊峡南岸烂柯山(一称斧柯山)的下岩(一名水岩,后称老坑)、中岩、上岩和山背的龙岩,其中仅下岩石有“青花”。杨生的这个砚,应是下岩所产的“青花紫石”。据...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创作背景

端州(今广东肇庆)石砚,即端砚,石质坚实、细润,发墨不损毫,利于书写,而且造型美,雕琢精,唐代已享盛名,大书法家柳公权论砚时曾推为第一。端砚以紫色者尤为世所重,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说:“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青花本是石上的一处青筋,可以说是石病,但偏偏为人珍视。当时杨生正有这么一块青花紫石砚,李贺便欣然命笔,一气写下了这首笔饱墨酣的赞美诗。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作品简介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为咏砚诗,诗人热情地称赞了端州砚石的精美之处,歌颂了端州石工高超的手艺,用浪漫的比喻、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采石、制砚的情景和所制青花紫石砚的精美。全诗意境开阔,形象生动,造语奇妙,用典纯熟。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的诗词

  •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乾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 楚宫二首·其一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

  • 垂白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 深渡驿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猿响寒岩树,萤飞古驿楼。他乡对摇落,并觉起离忧。...

  • 京师叛乱寄诸弟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函谷行人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