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41

听弹琴

更新时间: 2025-04-26 13:51:20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2615.html以上内容就是听弹琴古诗全文,听弹琴出自年代唐,作者是刘长卿;您也可以点击听弹琴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听弹琴译文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七弦琴弹奏的声音清冽,曲调悠扬起伏,琴声凄清好似风入松林。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听弹琴赏析

《听弹琴》此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与《全唐诗》均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

听弹琴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听弹琴创作背景

刘长卿刚中进士不久,还没来得及释褐便逢上安史之乱,于是逃至江苏一带,在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做了短暂的长洲尉和海盐令。《听弹琴》这首诗大约作于这个时期。

听弹琴作品简介

《听弹琴》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极写琴音的美妙,营造高妙的音乐境界,表现弹琴人高超的技艺;后两句是议论性抒情,慨叹世人不爱高雅的古调,喻指世人只知趋时随俗,表达了世无知音、孤芳自赏的感伤情怀,体现了诗人不趋时俗的清高品格。全诗语言含蓄,境界清雅,巧用双关,意蕴深远。

听弹琴作者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的诗词

  • 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登楼望水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