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13

长安秋夜

更新时间: 2025-04-26 03:43:19 〔唐〕李德裕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21491.html以上内容就是长安秋夜古诗全文,长安秋夜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德裕;您也可以点击长安秋夜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长安秋夜译文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皇宫传出诏书问讯前方战机,金銮殿处理完国事深夜才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千家万户此时已经寂然入梦,月光下露水清莹点湿了朝衣。

长安秋夜赏析

这首《长安秋夜》颇具特色,因为这不仅是李德裕的诗,而且是诗的李德裕。它像是一则宰辅日记,反映着他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

中晚唐时,强藩割据,天下纷扰。李德裕坚决主张讨伐叛镇,为武宗所信用,官拜太尉,总理戎机。“内官传诏问戎机”,表面看不过从容叙事。但读者却感觉到一种非凡的襟抱、气概。因为这经历,这口气,都不是普通人所能有的。大厦之将倾,全仗栋梁的扶持,...

长安秋夜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长安秋夜创作背景

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名相,为政六年,内制宦官,外复幽燕,定回鹘,平泽潞,有重大政治建树,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在唐朝那个诗的时代,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长安秋夜》此诗就写于他为宰相期间。

长安秋夜作品简介

《长安秋夜》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描述作者操劳国事的情况,表现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后两句写作者骑马行于长安街头,万籁俱寂,一派安宁的景象。全诗像是一则宰辅日记,反映着作者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怀抱、气度和风采。

长安秋夜作者简介

李德裕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的诗词

  • 长安秋夜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 送陆珽侍御使新罗

    衣冠周柱史,才学我乡人。受命辞云陛,倾城送使臣。去程沧海月,归思上林春。始觉儒风远,殊方礼乐新。...

  • 荔枝楼对酒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 与澄师帖

    真卿承闻,大华严会已遂圜成,取来日要诣彼随喜。如何如何?幸周副老草不悉。真卿顿首和南,澄师大德侍老。十日,敬空。...

  • 竹楼宿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