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平晚行译文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千里羁旅,多时离家,我禁不住回望故土,倦怠了游山玩水的兴致。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在山中寻找高高低低的戍道,远远近近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山涧旁的草色丰富让人眼花,枝丫上的花朵繁多的让人叫不出名字。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但是即使在平麻,我的愁思何时才能停止。只有清肃的晚风和青猿凄厉的啼叫。
麻平晚行赏析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诗人用“百年”强调时间跨度之长,用“千里”强调空间距离之远,这两句诗凸显出诗人羁游在外的疲倦与无奈,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眷恋。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高低”、远近”两个词很形象地写出诗人擦黑赶路的感受。视觉作用不大,只能凭借触觉、听觉分辨方向,确认道路。用词准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麻平晚行作品信息
麻平晚行创作背景
这首《麻平晚行》当是唐咸亨二年(671年),王勃被废职后,入蜀西游路经麻平时。诗人为表达厌倦漂泊,怀念故土的伤感情怀所作。
麻平晚行作品简介
《麻平晚行》是唐代诗人王勃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首尾两联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愁思,第二联主要是诗人运用触觉听觉来写景,成道、泉声用“高低寻”、“远近听”,写得十分真实而又别具一格。第三联是用不太清晰的视觉写“才分色”、“不辨名”,写出天色将黑未黑、景物欲辨不能的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羁游在外的疲倦与无奈,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