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遥穿三峡过,之官惟带一经来
更新时间: 2025-04-25 23:18:10 出自杨士奇《赠梁本之·其二》
原文
《赠梁本之·其二》朝代:明代 作者:杨士奇
蜀山消尽雪皑皑,江水初平滟滪堆。
问路遥穿三峡过,之官惟带一经来。
林间女负巴盐出,烟际人乘僰骑回。
莫叹遐方异风俗,此州元有穆清台。
“蜀山消尽雪皑皑,江水初平滟滪堆。” 开篇两句描绘了蜀地雪后初晴的自然景象。蜀山上的雪已经消融,露出青翠的山色;江水也刚刚涨平,滟滪堆(长江三峡中的一处险滩)也显得平静。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为全诗奠定了清新、宁静的基调。
“问路遥穿三峡过,之官惟带一经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同情和敬佩。友人要穿越险峻的三峡,前往远方赴任,但只带着一本经书作为行囊。这里的“一经”既可能是指儒家经典,也可能是泛指知识或信仰,表达了友人对学问和理想的追求。
“林间女负巴盐出,烟际人乘僰骑回。” 这两句诗描绘了蜀地的风土人情。林间的女子背着巴盐(四川地区的一种特产)走出,远处的烟雾中有人骑着僰人的马匹归来。这里的“巴盐”和“僰骑”都是蜀地特有的文化符号,展现了蜀地的独特风情和人文景观。
“莫叹遐方异风俗,此州元有穆清台。”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期望。诗人告诉友人不要感叹远方风俗的异同,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同时,“穆清台”是蜀地的一处名胜古迹,象征着蜀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诗人希望友人能够融入当地的文化,为蜀地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杨士奇(1365—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他早年家贫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以荐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成祖即位后,他历任编修、内阁辅臣等重要职务,为官清廉能干,深受时人尊敬。他的一生跨越了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内阁为辅臣达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除了政治成就外,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和学者,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著作传世。
猜您喜欢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