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泂酌译文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远舀路边积水潭,把这水缸都装满,可以蒸菜也蒸饭。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远舀路边积水坑,舀来倒进我水缸,可把酒壶洗清爽。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心向往。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远舀路边积水洼,舀进水瓮抱回家,可以洗涤和抹擦。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爱戴他。
大雅·泂酌赏析
《大雅·泂酌》全诗分三章,采用三章重复格,每章开头均用“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来比兴。流潦之水本来浑浊,且又处于远方,本来很容易被人弃之不用,但如能“挹彼注兹”,舀过来倒进自己的水缸,就可以用来蒸煮食物,洗濯酒器,成为有用之物。
古代祭神祀天不一定要用很贵重的东西,比如用韭菜和白茅均可,但必须诚心。此诗中的“行潦”取来当然不是直接用来祭神祀天的,而是...
大雅·泂酌作品信息
大雅·泂酌创作背景
关于《大雅·泂酌》这首诗的主旨背景,历来有争议。《毛诗序》云:“《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扬雄《博士箴》(《艺文类聚·职官部》引)云:“公刘挹行潦而浊乱斯清,官操其业,士执其经。”陈乔枞《鲁诗遗说考》以之为鲁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三家以诗为公刘作,盖以戎狄浊乱之区而公刘居之,譬如行潦可谓浊矣,公刘挹而注之,则浊者不浊,清者自清。由公刘居豳之后,别田而养,立学以教,法度简易,人民相安,故亲之如父母。及太王居豳,而从如归市,亦公刘之遗泽有以致之也。其详则不得而闻矣。”陈子展《诗经直解》认为:“当是奴隶被迫自远地汲水者所作,此非奴才诗人之歌颂,而似奴隶歌手之讽刺。”高亨《诗经今注》认为:“这是一首为周王或诸侯颂德的诗,集中歌颂他能爱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程俊英《诗经译注》则认为:“这是歌颂统治者能得民心的诗,具体指谁,史无确证。”根据诗意,这可能是一首在家族内部大型宴会上唱的雅歌,疑似与《大雅·公刘》同在一个宴会上,人们对公刘的颂歌。
大雅·泂酌作品简介
《大雅·泂酌》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诉说的是人民和谐的问题,以水之多来形容酒多,用水之清来形容酒清,人们在宴会上快乐地大碗喝酒、大杯喝酒,然后用水来洗涤各种杯盘碗筷。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高尚敦厚的君子。全诗三章,每章五句,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兴,且重章叠句,反覆歌咏,是一首歌颂和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