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嵩山作译文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归嵩山作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安详闲适的心情。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诗人归隐嵩山的情景。清澈的水流环绕着绵延不绝、草木丛生的林地,诗人的车马悠闲地行进,描绘出一派从容自在的景象。诗人浮宦一生,终于可以辞官归隐,得以享受山林之趣,心情自然是安详闲适的。“闲闲”一词既刻画出车马徐徐前行的从容,又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颔联...
归嵩山作作品信息
归嵩山作创作背景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所以王维从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贬所返回后,在洛阳附近的嵩山也有隐居之所。这首诗就是他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回嵩山时所作的。
归嵩山作作品简介
《归嵩山作》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尾联写山之高,点明作者的归隐地点和归隐宗旨。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间两联,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疏朗,感情浓郁,诗人随意写来,不见斧凿之迹,却得精巧蕴藉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