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92

阆水歌拼音全文

更新时间: 2025-04-29 14:39:16 〔唐〕杜甫

jiālíngjiāngsuǒshìshídàixiāngyīn

zhèngliánlànghuāchūgèngchūncóngshāguī

tóngdàngjiǎngguòshuǐxiánláifēi

lángzhōngshèngshìchángduànlángzhōuchéngnántiānxià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4301.html以上内容就是阆水歌古诗拼音全文,阆水歌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杜甫;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您可以继续浏览站点内其它古诗文作品。

阆水歌译文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嘉陵江水色像什么?仿佛就是石黛碧玉相接交错的感觉。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可爱的红日正冲破浪花出来,更有春色从沙海那边归来。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巴地的孩童荡着桨从旁边经过,水鸡衔着小鱼来去飞翔。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阆中胜事美景令人爱杀,阆沙城南的胜景真是天下稀有!

阆水歌赏析

首句“嘉陵江色何所似”问春天的嘉陵江水的颜色,次句“石黛碧玉相因依”是对上一句的回答。这两句是在描述嘉陵江水的自然景色,属于寄情于景的抒情诗句表现法。

“正怜日破浪花出”说乘船于嘉陵江上,正在对倒映在江面上的太阳进行欣赏之际,一阵阵浪花涌来而将水面上的日影搅乱,杜甫对此美景受破坏感到怜惜。杜甫在刚表达了对嘉陵江江面倒映着红日的美景被破坏之惋惜心绪后,...

阆水歌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阆水歌创作背景

杜甫在广德元载(763年)秋第一次到阆州,是为好友房琯奔丧。广德二载(764年)春初至春晚(即农历的正月至三月),杜甫第二次到阆中,是应王刺史之邀,一住近三月。其间,他参与了唐代阆中在清明节前后十日祭祖祭亡友的扫墓活动。因感慨万端,写下了著名的《阆水歌》。

阆水歌作品简介

《阆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这首诗为杜甫于广德二载(764年)在阆中所作。全诗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石黛碧玉、日破浪花、沙际归春、巴童荡桨、水鸡衔鱼等嘉陵江景物,表现了阆中城南独特的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阆水之胜的喜爱之情。此诗与《阆山歌》一起成为杜甫在阆中时期的代表作。

阆水歌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