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38

秋词二首·其二拼音全文

更新时间: 2025-04-27 03:02:15 〔唐〕刘禹锡

shānmíngshuǐjìngláishuāngshùshùshēnhóngchūqiǎnhuáng

shìshànggāolóuqīngchūnsǒurénkuáng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0204.html以上内容就是秋词二首·其二古诗拼音全文,秋词二首·其二出自年代唐,作者是刘禹锡;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您可以继续浏览站点内其它古诗文作品。

秋词二首·其二译文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秋词二首·其二赏析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

秋词二首·其二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刘宾客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中唐

秋词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秋词二首·其二作品简介

《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两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秋词二首·其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 秋词二首·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 享太庙乐章·大政舞

    于赫元命,权舆帝文。天齐八柱,地半三分。宗庙观德,笙镛乐勋。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 松江

    松江菰叶正芳繁,张翰逢秋忆故园。千里帆遮馆娃寺,一川风暖采香村。潮声渐遇仙人宅,鹤市曾迷子夜魂。我有五湖烟艇在,不堪残日动征鞍。...